誤區(一)

最近在學習中間意識到自己以前在認識方面的一些個誤區。或者說一度認為是正確的,現在要麼質疑,要麼推翻掉的想法。知錯本來已經非常不容易,固執己見,固步自封顯然要來的輕鬆很多。知錯就改就更是難上難,不是我不肯更正自己的錯誤,而是首先要確認錯誤,其次要知道如何改正,或者說什麼是正確的。最後當然還要有辦法做到。比如當我意識到一個籃球動作效果非常不理想,如果沒人特殊知道,這件事情本身已經需要在相當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後才能意識的到。然後我需要從其他的渠道處獲得正確的動作的範本,核實這個範本是適用於我的具體情況的。最後還需要在持之以恆的練習過程中將之付諸實踐。

今後會提到的誤區,是我自己的一點心得,目前看來之前的想法是有失偏頗的地方,也就是說是錯誤的。將來也許還會有不同的詮釋跟理解,也會陸陸續續的補充,甚至不無可能反復。

第一個誤區是學習誤區。再精確一點說學習的目的的誤區。關於這一點我確信之前欠缺了很多思考,但是我對於將來的答案還不是特別清楚。如果您有好的建議,不同的心得,我會非常願意跟您討論。在心智尚且不成熟的階段,我想我認為學習是苦差事,但是家長,老師,跟其他大人們都讓我們記住了一個概念就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裡的讀書很可惜不是廣泛的有品質的閱讀,而是讀教科書而已。不是不應該讀教科書,而是僅僅局限於課本讀知識攝取注定是片面的,而且不是因為讀者自己的興趣出發的閱讀難免吸收的效果差強人意。這裡重點是我們知道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可是為什麼呢?第一目標當然是功利性的。只有成為班級第一,學年第一,全校第一,甚至省市國家的狀元,才更有可能考取功名。那時候幾乎就把好成績跟好工作直接劃等號的以為了。可是什麼是好工作?好的工資嗎?那為什麼還有拿著高薪而不得不用各種方式解壓,甚至選擇絕望的放棄人生?那是什麼呢,是權高位重嗎?可是先不說權高位重的好處,單說全世界那麼多人,能成為所謂的權高者又有幾何?而且要多高才算是高呢?而且一旦沒能得償夙願怎麼辦?還是否要讀書呢?或者說這個時候其實已經“讀完“書了呀。所以到今天為止,我認為要多讀書,多讀好書。充實我們皮囊下面的那個靈魂。這時候自然會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書是讀不完的,而且靈魂也不是電池,我們怎麼知道要充實多少。就算知道,那充完電了之後要怎樣呢?法國當代哲學家斯彭維爾說,他曾經統計過大概他就讀跟任教的一處法國高等學府的藏書情況。那裡面的書可以說是歐洲範圍內資料非常完整的一個圖書館,規模排在法國國立圖書館之後但是也是相當可觀,而且都是各個學科的經典之作。具體數字我不為大家贅述了,簡單的說,就算每天看一本而且可以活到八九十歲的人,也只能讀到可憐的千分比。而且如果你的人生都只是在不停的閱讀中間度過,那閱讀的意義又何在呢?所以我們只能選擇有的放矢的優質讀物,同時堅持閱讀之後的思考跟總結。這樣我們就有了回答關於我們的人生的諸多問題的討論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會比較容易返璞歸真的看待我們的生命。當我們能沈澱下來,安靜下來,減少浮躁的同時由外而內的審視自己,我們會發現少很多負面情緒,因為我們已經不再尋找“正面情緒“。法語情緒一詞來自古希臘語,本意是激情。如果我們可以認識到時空裡面最重要的真相是事實,無論我們是否接受。我們會自然而然的平和,也可以放棄對非常虛無的物質層面的追求。沒有這份執念之後,快樂就容易很多了。當然千萬不要有誤區下面的子誤區。也就是說這裡的意思不是我們已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了還要讀書,討論哲學。這沒人可以做到,任何一個聖人我想在餓死跟放棄思考兩者之間都會選擇後者。這是本能。法家思想也不無相同的提到“倉廩實而知禮節“。溫飽還是問題的情況下是無法討論精神文明建設的。所以這裡的大前提是不違法人類本性的情況之下的討論。

簡單的總結一下,在我們溫飽或者其他的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了滿足的前提下,我們讀書跟學習補充自己的目的應該是讓思想也不要餓肚子。而且思想的“填飽肚子“其實還更簡單。因為當我們間歇性的提供了“營養“之後,它會自己製造出來更多的營養。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心平氣和“。

今天暫且討論到這裡,如果您喜歡看麥補丁的文字,希望您積極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