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的一点体会

个人的一点学习外语经验,跟大家讨论

外语学习的一点体会

从初中开始热衷于外语学习。也不知道究竟起因是什么。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很快就因为某种莫名的敏感度而感觉到骄傲。在那个可以因为自己任何一点长处就敢自认笑傲江湖的年龄,能成为每次第一个举手回答英语老师的问题的人足以活在自己的气泡里了。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又觉得自己幼稚的可笑,又为可以那么容易莫名自信而感动。因为这两点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不见了。

无论如何,学习外语我认为还是有很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的。每个喜欢外语的人都会有自己的体会。比如因为某本书,某个歌手或者某次偶然的机遇吧。所以方法不尽相同。其难点也就真的不是方法而是坚持养成习惯的决心。

既然方法无数,条条大路通罗马,那么我就选一个非常有时代感的切入点好了。那就是老五样听说读写译。

听,就是外语学习的人常提及的磨耳朵。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资源不是很丰富,刚入学就每人发一部半导体,现在的孩子如果不学电子估计连这个名字都很少听见了。那时候每天早上都有人在操场上听voa或者bbc。嘶嘶哑哑的短波就是那个时候我们的重要资源了。现在网路上有无数的一手免费资料。大家只要记得根据自己的程度跟兴趣点选择就好。重要的是坚持而不是资料本身。如果一上来就把自己难住或者因为晦涩内容而无法继续都有悖初衷。养成习惯之后,逐渐产生的预感跟随之而来的成就感都是很激励的。如果可能最好再动笔记下了心得跟需要过后查找的词组跟句型就更佳了。

说,听懂了逐渐会变得不是很困难。包括很多在国外的老移民。即使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也能听懂大概了。这时候另一个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就是明明自己听懂了的,为什么就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呢?一来是没有系统的语法支撑,而来是单词量的问题。这是第一个瓶颈的出现,应对的办法就是要勇敢的张嘴。大胆的说,保持平和的心态。元音要饱满,辅音要爆破准确。另外就是要勇敢接受指正。并且每次纠正之后要记得修正。千万不要满足于别人听懂。而是要逐渐克服很多细节的错误。这里的另外一个大忌就是两掺。所有不知道如何表达的东西就用另外一种语言代替。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就是明明英语不好还是要用个别英语单词表达。感觉酷酷的。其实只是语言学习的懒惰成性罢了。那如何提高呢?就是读了。

读,还是不要好高骛远。从简单的东西入手。但是千万要选择有水准的读物。不用多深刻。但是一定要标准。简单的说就是要不厌其烦。还有就是不要简单满足于读懂。遇到所有不认识的单词和表达方式一定要去弄懂。养成良好的查字典的习惯。而且千万不要用双语字典。避重就轻是语言学习的天敌。只有用你要学习的语言去解释才是最好的提高方式。比如你一旦用中文解释一个你需要了解的外语单词。你可能很快的找到了答案,但是这种快餐的营养是非常容易流失的。你会经常发现明明前几天刚刚查找过的单词,又不记得了。再者,可能因为语境的缺失你的使用也不准确。还有就是不够地道。何况很多双语的字典很难与时俱进,毕竟字典的编写是浩大的工程。不可能每年都有更新。

补充说明一下,阅读也可以有精读跟泛读的区别。精读呢,顾名思义就是字斟句酌,弄清楚所有细节。泛读则是一目十行,以最快速度获取最基本的骨干内容。那好,现在听懂了,也有了一定单词量积累了,然后呢?如何进一步提高呢?

写,是的,没错,就是写了。没人指望自己提笔就是雨果或者巴尔扎克。但是起码要肯动笔。因为这跟上一步是同样的问题。可能自己觉得是懂了,可是落笔就会发现并无法完全自如甚至精准的表达自己所有需要表达的细节。就这一点而言,即便是母语,大家因为时代的节奏关系,也会发现真的要写了,提笔忘字了。我觉得这里可以还是从简单入手。要么记日记。要么每天找一条头条新闻,发声读一遍,然后查找一下不认识的单词。再在不看原文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语言试图讲述出来。再对照原文看自己的不足。也可以找有能力的人帮你纠错。记住,不是母语就可以纠错哦。日积月累水滴石穿。

译,最后一个境界。其实也有高低两层。入门级别,注意没有语法的错误。用词适当。能尽肯能做到把原文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传达出去就好了。这也还是需要一个累积的过程。不过到了这个阶段,可以同时选择使用三本字典。就是两侧的单一语种字典跟一本双语字典。这时候几乎可以开始考虑把玩了。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信达雅。信,要求有良好的理解原文能力,达,要求有准确的译文词语掌控,雅,就需要有文学的基本功训练。不妨将一些自己看到原文后非常触动的词句累积起来。尝试由浅入深的翻译。无论口译还是笔译,都要务实。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对吗?

第一次关于外语学习写了这么长的个人体会。这一期可以用来跟自己的孩子探讨。当然也可以用来引出适合您自己的学习方法。希望可以跟有共同爱好的小伙伴分享。喜欢的记得点赞哦。

外语学习的一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