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思,思而学

学而思,思而学


读书的时候,读过这一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当时算是背诵的熟练,意思以为也就应该是那个样子。无非就是活学啊,勤学啊。直到最近真的改变自己的很多态度跟行为之后,才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以前的时候,会不大喜欢读思考类的书籍,比如科学类,哲学类等等。无外乎是两个原因,首当其冲的自然是无法进入状态。随之而来的,便是因为无法进入状态而导致的阅读速度缓慢。于是便有了挫败感,从而选择放弃。现在心态有了改变,读书的目的里的功利性几乎剔除干净。以前会非常想跟朋友分享自己读的小说,分享那份即时的快感。尤其是小说悬念,高潮迭起之后,水落石出的瞬间。微笑着对自己说,我就知道是他,或者我就知道是这样的。其实潜意识里是被引导到那个作者需要的点上面来的。当然也不排除有自己跟作者重合的安排方式。可是那又如何呢?那时候读书的动力无非就是娱乐自己,既然是娱乐自己,那么当然是要选择最直接的方式。谁会吝啬于让自己快乐呢?可是这份快乐过于“廉价”,大家不要误会,我所说的廉价不是人家小说家的作品不值一提。就如同很多可以让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个角落都在播放的流行歌曲一样。我是完全没有能力创作,写作出来这样的作品的,那也是一种学问。我所说的“廉价”指的是,这类流行的,通俗的东西既然喜闻乐见,就必须简单易懂。可是过于通俗易懂的东西,难免鼓励人们放弃思考这件事情。这就如同交通工具的普及跟进步,喜欢用量天尺的人就越来越少见了。大脑跟身体是同样的道理,需要规律性的坚持锻炼,不然肌肉会退化。

我非常喜欢学习外语,在学期间先后学习了英语跟法语,后来在工作之后,又趁着休息时间学习了简单的入门级别西班牙文。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间,让我最受益的一件事情,或者说一个学习习惯就是尽可能的使用单语种字典。比如学习中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新华字典。学习英语或者法语等西方语种也是一样。开始的时候会很痛苦,因为通常会因为要查找一个单字而发现里面的解释还有另外不认识的字眼。这个时候,最简单的当然是用双语字典,对照成汉语自然容易懂了很多。缺点却是致命的,首先会因为很快找到了答案而很快忘记。其次,毕竟是跨越了两个文化背景跟语言习惯差别很大的语种,所以里面细微的妙处自然是无法体会理解到的。可是,如果你鼓足勇气去继续查找那个你不懂的字眼,一直坚持下去。你就发现你的理解会非常的地道,用法也一定非常的本土化。而且长此以往,单词量的增加也是日新月异的。试问多少人在掌握了基本沟通能力之后就止步不前的进入瓶颈。是不是很久都没有再学习到新的单词,更抽象的单词了。举这个外语学习的例子的目的就是,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要有懒惰的思想,虽然惰性,或者说趋易性是“人之常情”。

孔子所说的罔指的是迷惑而无所得。殆,或者说怠指的是精神疲倦而无所得。落实到我们自己的阅读方面来说就是,如果看到了我们认同的道理,仅仅满足于同意,那我们岂不是把自己当成了比先哲还有聪明的人,也就是狂妄自大的傻子。接下来是,如果只是自己在角落里思考,而不注重补充,那么也恐怕很难有所得而且还会疲惫不堪。一位哲学家说过,如果你以为自己的某个想法是独一无二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那么通常要么这将是一个愚蠢的想法,要么你就是自以为是的笨蛋。因为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星球,所面对的东西不尽相同。尤其是目前信息化的世界快速的大一统,很难有你自己天下无双的面对的情况。就算是斯多葛学派跟苏格拉底流派那个久远的年代,他们的思想流都可以在中华文明里找到或多或少的对应。我们的祖先所提到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阴阳两极,物极必反”,都是有相对应的点可以在这些个西方哲学思想中找到。更何况信息爆炸如此强烈的今天。

概括的说就是,我们不要害怕自己的匮乏,也不要妄自菲薄。勇敢的面对自己的知识层面的缺失,积极补充。在阅读的时候,要跟祖先说的“士交友无不如己者”那样选择书籍。争取让每一本书都可以为我们带来新的知识,启发我们新的思考。不要给自己选择快餐类的文化。因为那其实不大算是文化。时间流逝的太快了,生命也真的很短暂。能够让这份短暂永恒的唯一方式就是对当下的把握。一页纸不一定要在限定时间内读完,我不是鼓励大家轻言放弃,而是要坚持阅读下去,反复仔细品味。有时候一段几百字的话也可以看上一个时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当我们知道自己有不足的方面的时候,只要开始努力,必定跬步千里。这是我最近几天阅读的一点体会,记录下来跟愿意读我的文字的朋友分享,大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