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现代人性的映像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首次推出朋友圈功能。
2012年8月22日,微信4.2版本朋友圈添加了对选定的朋友进行评论的功能。
2012年9月,用户可以决定是否接收好友的更新和公开私人照片。
2014年5月19日,微信5.3版本用户可以在朋友圈中添加地理位置信息。
2014年11月6日,iOS版微信6.0.1版本朋友圈允许拍摄和发布短视频,Android版微信6.0.1版本则在2014年12月24日加入。
微信真的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东西。从它的出现到壮大,到取代好多好多本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工具。几乎所有生活中可以遇见的日常需要都被无所不用其极的被商家们开发了。单纯从实用角度出发,它实在是太强大了。时不时会给我这种相对比较落伍于时代后面到人一种不真实的穿越感。前几年回国跟朋友出门吃饭消费后我还在拿现金的档口,别人已经滴的一声微信支付完毕了。朋友圈拉近了太多之前无法想象的距离,同时也推远了本来轻而易举维护的亲密关系。
今天还是聊聊微信最早的朋友圈这个功能,首先从名字上来讲,它就很符合中国文化。我想更贴切的应该说现代中国文化。再严谨一点,要说现代中国社会现实。首先说朋友,我在维基百科上面简单搜了一下,
“是指人际关系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人。他们之间或许没有亲属关系,但又十分亲密。他们会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扶持,他们的性格、兴趣等可能较为相似,而且可能经常一起活动。他们亦会互相帮助,例如聆听对方烦恼和给对方建议。朋友是能够信任的伙伴“。
那么请问有谁,当然也包括我,的朋友圈是以这类人为主体呢?我们想必都有熟人,关系或者因为某种特定的利益关系而走的相对比较近的人。这些熟络的人彼此会照顾对方的面子,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打个招呼,可是恐怕真的不可以将之定义为传统意义上的朋友。
那剩下的这个微妙的“圈“字呢?我这次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因为百度是中国人的引擎,我感觉更贴近我们。
圈子文化是文化概念。在中国,现今流行圈子文化。同学讲同学圈子,朋友讲朋友圈子,战友讲战友圈子,官场讲官场圈子。其一个个独特的“圈子”,所形成的“生态”环境,让人仿佛看到一个个纵横交错、五颜六色的或圆或扁或方或说不上形状的“怪胎文化”在恣意地舞动,如风似雨俨雾,看不透,弄不明。
这样就说得通很多了。朋友加上一个不大不小的引号,后面再加上一个完美的圆圈。这实在是太符合我们的当代社会文化背景了。各种各式各样的圈子,一个又一个完美的闭环。因为需要满足的各种不同需要而划分,再因为远近亲疏的不同而或多或少的决定圈子的直径和密闭程度。其实一时间也难以说这是好坏,因为那句著名的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可以尝试着从部分圈圈中跳出,或者说不进入部分圈圈,但是永远不可能回避所有的圈圈。这些个圈子的引申意义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各个不同的切入点跟标签。跟大数据的处理是相同的道理,不同的个体就是注定要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标签被一次又一次的数据处理分类。
既然不评判这些圈圈存在的道理,也无法简单的置身事外,那就要看如何良性的使用了。我并不反对我们对自己的关系网的利用,因为再低级的生物体也有相互作用,抱团取暖的现象。甚至最简单的花花草草,也会跟自己周边的其他植物沟通,彼此受益,这不也是一种朋友圈吗。
即便如此,我还是注意到一些有待商榷的现象。比如以前我认为朋友圈是相对不容易看得别人的好的。因为大前提是朋友圈是现在多数华人普遍使用的社交工具,所以每个人的朋友列表里一定不只是有朋友,甚至不见得有多少真的可以被叫做朋友,即便是一面之缘的普通“朋友“。
如前文所述,现代化的社交工具让人们前所未有的天涯若比邻。两个明明隔着千山万水的人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结识,沟通。可是另一方面,这社交工具跟整个社会的数字化,也让人们前所未有的疏远。面对面的沟通越来越因为不够效率而缩小。这样一来,我们很多的表达也就只有拜托给朋友圈了。所以当我们发圈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变成了从实际意义上看更像是自己跟自己的对话,而不是有要跟朋友们倾诉的意愿。可是能看见这些文字或者图片的人又不都是可以分享喜悦悲伤的朋友。所以有人就见不得了别人的喜悦。认为那是炫耀,是虚伪的跟浮夸的。没错,很多朋友圈的发表是有目的性的,要给特定需要的人看见的。可是我们生活中说的那句话不是有目的性的呢?唯一的区别是当你对面的人跟你讲述自己的诸般幸事的时候,你即便是满心厌恶,也要做出来起码的姿态,甚至表达出分享的快乐。朋友圈不一样,你的表达对方不是直接目睹。更何况,一旦有不舒服的地方还可以解释是理解的错误。我最近发现朋友圈里的朋友是不光见不得好的,坏也见不得。你说好,会有人说那也没什么大不了吧?你说坏,还是会有人说,也就没有怎么差啊?何必凄凄惨惨呢?所以朋友圈只是自己发表给自己看看罢了,好坏都是别人懒得看见或者分享的。所以发帖的妙处就在于,什么时间发,发给谁看。要表达某个信息给某些人,还不能让其它人有想法。真的是妙到毫巅。
朋友圈一旦发了,终归还是希望得到认可,赞同的。就连负面的情绪发泄也是。曾经有过西方的媒体统计,所有的社交网络的发文,如果去除负面的抱怨,牢骚或者攻击谩骂的将所剩无几。无论如何发表了的就还是愿意看见别人的点赞的。这件事也就一下子微妙了起来。给谁点赞,什么时间点赞,为什么点赞就经常跟内容本身无关了。甚至不点赞也是另外一种态度。不是不喜欢而是我就是看你不爽。或者还有一种,曾经有位相识很久的人跟我说他之所以不给我点赞是因为认识的人太多了,不想又误会。这句话你可以细细体会,里面包含的信息量真的是体现了我们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不过我也学习到了,原来不是谁都可以在任意时间给任何人点赞的。
既然发圈有学问,想要得到的反馈有甄别,那就涉及到了屏蔽功能。谁是可以看见多少的。这是发文人的选择跟功课。某一天的某一时候,你会突然发现似乎很久没有看见谁个的消息了。稍微一检查,好的是个别消息还是有的,那说明可能你只是被屏蔽了部分信息。不好的则是发现原来对方的朋友圈已经对你关闭了。虽然你也很久没有关心过,但是猛然发现被拉黑还是有些窝火对吧。我可以对你不仁,但是你对我不够意思这可太没意思了。其实仔细想一下,如果说朋友圈里面的联系人在最近的一两年内你没有任何互动,是否还在彼此的列表中间还有多大差别呢?
很多类似于这样的事情是真的看破不说破,值不得经不起推敲的。于是我们时常会感觉到朋友圈的冷漠。当你真的有了需要一吐为快的时候,其实那几百上千人的列表里,怕是从头滑到尾能诉说的一只手大概可以数过来了。于是有了只显示某个时间段之内的朋友圈的功能。不信你可以翻看一下你的朋友圈列表,很多人早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跟你形同陌路了。甚至是你自己也因为上面描述的不同原因不再发圈了。
所有这些行为不过都是一个又一个形式的内耗。是整个社会精神状态的不同缩影。你我都有或多或少的这样的行为,或者说起码我没有跳脱世外的能力。这就是朋友圈的真实状态,当然你对别人的经济或者利益依赖越少你的朋友圈也就越坦然。反之,我身边越是身份地位重要的人,财富积累相对成熟的人,朋友圈受限也就越多。想来想去还是我这样的穷写字的人好一些,想到哪说到哪,没什么好炫耀的也就不太招人忌妒恨了。实在要说嫉妒,也是嫉妒这种相对自由的洒脱,不过你放不开的东西也就是决定了你不会跟我一样的理由。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无非两件事,一是敢讲敢说,而是对物质的摒弃。我没有他们的才华,所以能说的水平有限,也没有他们对物质的洒脱,所以多少自己也在描述的围城内外。如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