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二)

今天要讨论的轴心就是“讨论”这两个字本身的误区。

首先,先自我检讨一下之前错误的点在哪里。第一点就是,也许是因为年轻气盛,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视野不够开拓,总之是会偏离讨论的本意“讨论”而纠结于对错,一种无谓的胜负心。第二也就是因为这个“不值钱”的胜负心而上升到,如果认输是个人“颜面受损”。这也就是很多人会争执的面红耳赤,甚至可以常常听见有人在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不要告诉我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吧”。不仅先入为主的告诉对方,“我要告诉你一个真理”,而且”你这个无知的人是不知道的“。喜欢这样讨论的人无疑是极其狭隘的,因为他总是认为事实已经掌握在了自己手里。”讨论“变成了”通知“,而且要求对方无条件服从。也正是因为这个第二点,第三个表象就是,从头至尾无法将自己从容的放置到对方的立场上去看待一下事情是否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如果这几个表象都齐全,那么很遗憾的将是这个”讨论者“不仅永远无法真正讨论,而且想要提升自己也相当困难了。

dictionnaire historique de la langue française, Alain Rey

”讨论“作为动词,在十四世纪由拉丁语导入法语。本来的字面意思是打破,摇落以及剥离。到了十八世纪才开始出现了引申意义,指的是在科学领域交换不同的想法,意见。在现代哲学字典里,”讨论“指的是,两个或者几个参与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也就是对事实真相的探寻而交换不同的看法跟意见。大前提是双方都还没有掌握那个需要得到的结论,事实真相。也就是双方必须保持达成共识,就是在结论出现之前双方持有对等的权利。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开始讨论,那不欢而散的结局是注定的。因为双方都会尝试让对方接受自己心目中的,已经具有“唯一性”,也就是“排他性”的答案。

dictionnaire philosophique de Sponville

那么我们重新回到如何“讨论”这个主干上来。这里插入一个小的延展,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古代东西方哲学思想的接近处。包括所谓的“发达文明”跟“落后文明”之间的高度本源相似度。因为我们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也提到了“破”跟“立”的观点。这和讨论的字面意思到后来引申意思的接近是很有意思的。言归正传,如何讨论呢?我觉得应该是双方为了寻求一个,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共识”,而比对双方各自已经持有的论点跟论据。因为我们每个个体都会因为自己的知识面,社会地位,生活阅历等后天的因素而让我们的认知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即便你是某个专家或着领导者。之所以用“比对”而不是“交锋”一类的字眼,也正是为了化解我们心目中的成见。尽可能的不要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思想。它们会很大程度上“污染”我们的思维。弱化掉攻击性,强化强迫自己带着包容心去聆听对方。如果把我们想要得到的答案比做拼图我想更容易理解。讨论的所有参与者可能都持有一块或者几块拼图。这里面有的块可能还不属于这个图案。而且无论参与方有多少人,恐怕都还没有整个图案完成所需要的所有块。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如果我们身边某个人给我们讲一个道理,当我们的姿态不够端正的时候,我们本能的会产生逆反心理。反感的认为,你知道什么啊,来给我上课。这一点尤其会在我们认为已经掌握的领域。比如我是外语专业的学生,如果某个历史专业的校友来告诉我说他在语言学习方面的观点或者心得,我们通常会告诉自己,对方最多也就是比自己还差了那么一丢丢,甚至还有可能胡说八道。其实谁就可以肯定那个历史系的学生外语不是优秀的,或者是说,就算不是优秀的但是有他属于自己的心得体会呢?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很多时候,很多人会听到看到媒体上的专家学者发言。这些人的言论会非常容易让人接受,甚至盲从。这个现象非常接近尼采的思想,就是对强势体跟弱势体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弱者既然弱,就应该听从强者,而强者既然强,不需要刻意征服就一定会凌驾于弱者之上。这个理论的正确与否我目前还没有能力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如果解读不当会造成盲目的接受跟顺从。那个专家学者也是血肉之躯,也有对错两种可能。我们可能在特定的学科里面接触到的知识远小于他,但是不代表我们不可以有自己的体会。而这个体会,也恰恰可能因为他的“高处不胜寒”而没有接触到。我的意思不是否定所有专业人士的劝解跟解说,而是保留独立思考跟质疑的权利。否则斯多葛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爱比克泰德这一位奴隶出身的哲学家怕是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个话题讨论到这里我想要表达的,我的一些个粗浅理解也都基本阐述了。可是我自己还没有的两个问题的答案还依然存在。第一个就是,如何界定讨论的所有参与者在试图寻找同一个问题的答案?或者说我们在信息不对等的前提下有没有讨论的价值?具体的说,我们不会跟自己养的宠物讨论一个科学问题,那如果对面不是一只小动物,而是一个人呢?如何确定双方对题面的理解是一致的呢?第二,如果,我是说假设我可以确认对方的观点有误,那么我是否仍然有责任跟义务将讨论进行下去,尤其是对方如果对自己的观点笃信无疑的话,要终止讨论还是试图传达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呢?

一点个人的想法,注定有很多需要进一步讨论的点,请多指教。